健康資訊
05.Dec.2024
手腳為什麼冰冷?6大原因解析
冬天到了,手腳冰冷的困擾總是悄悄找上門:早上起床時摸著冰冷的雙腳難以舒展、辦公室裡手指僵硬難以打字,甚至睡覺時雙腳像冰塊般冷得無法入睡。這些看似小事的現象,其實可能暗示著身體的血液循環不佳或代謝出了問題。
手腳冰冷是許多人在冬天常見的困擾,一旦氣溫驟降或是長期處於低溫環境,即便穿上襪子、戴上手套,四肢冰冷的狀況仍不見改善,以下是導致手腳冰冷的6大原因:
- 血液循環不佳: 血管會隨著氣溫變化而熱漲冷縮。天冷時血管容易收縮,此時若血液流動不順暢,四肢末端得不到足夠的血液供應,自然會變得冰冷。
- 貧血或營養不良: 缺乏鐵質、維生素B群等營養素,可能讓身體無法產生足夠的血紅素與紅血球,導致攜帶氧氣功能不佳,容易使血液循環供氧,難以順利到達末梢神經,因而引發手腳發冷。
- 甲狀腺功能低下: 甲狀腺屬於內分泌器官,主要分泌甲狀腺賀爾蒙,來掌管身體代謝。如果賀爾蒙分泌不足,導致甲狀腺功能低下,將使身體代謝率下滑,引發體溫失調、手腳冰冷。
- 長期缺乏運動:肌肉是促進血液循環的重要器官,缺乏運動容易使身體肌肉流失,也會促使血管彈性變差,血液循環變慢,最終導致手腳冰冷。
- 自律神經失調: 壓力、作息不規律或情緒緊張,影響自律神經運作,進而使體溫調節功能異常。
- 糖尿病患者:糖尿病是人體血管的殺手,高血糖容易造成血管發炎,導致流速變慢等問題,久而久之血液循環變差,尤其是四肢末端,手腳的冰冷問題也將隨之浮現。
綜合上述導致手腳冰冷的原因,其實與體內的血液循環有關,要想改善冰冷問題,除了從外部加溫以外,內部的血液流動也必須同步照顧到。至於哪些族群更容易出現手腳冰冷的問題?
- 久坐久站者: 長時間維持同一工作姿勢,且缺乏活動的人群。
- 貧血、低血壓患者: 血液供應不足,容易讓四肢冰冷。
- 長期壓力大、作息不規律的人: 容易影響自律神經。
- 中老年人: 隨著年齡增長,肌肉量流失、血液循環變差者。
- 女性族群: 生理期或孕期更容易導致手腳冰冷。
- 均衡飲食,補充營養素: 多攝取富含鐵質和維生素B群的食物。
- 養成暖身習慣: 泡熱水澡、穿著保暖衣物,維持身體溫暖。
- 調整生活作息,放鬆身心: 充足睡眠,並學習紓壓方式,調整自律神經。
- 適度運動,促進血液循環: 每天進行30分鐘的有氧運動,如全身垂直律動、慢跑或瑜伽
四、運動家具裡的全身垂直律動、水平律動運動:有效預防手腳冰冷
全身垂直律動(Whole Body Vertical Vibration)
全身垂直律動是一種快速、幅度小、強度與方向都受嚴格控制的振動,以此產生健康的助益。而垂直律動機便是以律動波透過盤面,以正弦波的速度與加速度直接帶動人體上下律動運動,溫和刺激全身各部位,提升身體活動能量進而保持健康活力。垂直律動對於人體多個系統產生有益刺激,主要發生在骨骼、肌肉、脂肪代謝以及血液循環。
-
促進血液循環:
垂直律動透過規律振動,在血管方面,由於血管內皮細胞在垂直律動時會受到刺激,進而產生一氧化氮,這種物質能幫助血管擴張,促進血液循環、降低血壓。 -
刺激肌肉收縮,提升代謝率:
在全身垂直律動的過程中,全身肌肉會自動收縮與放鬆,達到刺激肌肉的效果;另外,全身垂直律動能會促進脂聯素分泌,這種激素能夠強化人體對於胰島素的敏感度,幫助控制血糖水平,進而降低罹患糖尿病的風險。
水平律動運動(Whole Body Periodic Acceleration)
水平律動又稱為全身週期性加速運動(WBPA),是一種躺平在設備上,反覆進行左右來回的行為,對於長時間臥床的人來說,是少數能夠從事的運動之一。
- 降低身體發炎反應
進行水平律動運動,在大幅度提升身體血流量的同時,也會同步增加血管內皮血流剪力,進而刺激血管內皮細胞,分泌出大量的一氧化氮NO,具強大「抗發炎」能力,藉此降低身體發炎症狀,提升身體免疫力。 - 釋放一氧化氮NO,鬆弛擴張血管,大幅提升身體各部位血容量。
水平律動運動所產生的一氧化氮,是人體的「血管擴張劑」它能促進提升的血液循環,避免血管阻塞,讓身體各部位組織血容量大幅提升,降低心血管風險與改善四肢冰冷情形。
其他相關文章
-
3招教你保護關節、減少疼痛! Posted 2025-03-14
-
便秘怎麼辦?原因解析,從飲食與運動讓自己順暢排便! Posted 2025-02-21
-
5種瑜珈動作結合全身垂直律動,讓訓練效果加倍! Posted 2025-02-03